
文|老闫侃史
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,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,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,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这一过程中,中国人民为之激动和自豪。然而,历史上存在一种“70%魔咒”,一旦一个大国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的70%,就会在各种原因下衰退。
我们有理由关注,在2022年中美GDP比例下降至约65%后,这一“魔咒”是否再次发威。
所谓“70%魔咒”,指的是当一个大国经济实力接近美国70%时,美国会采取各种手段打压,导致该国经济增速放缓、市场失衡,甚至是政治和社会动荡。
我们看到,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,前苏联声称己方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美国70%。但其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和重工业,存在结构性危机。
随后,在美国策动的石油价格战中一蹶不振,加之政治改革失误,最终导致解体。
90年代中后期,日本经济亦曾一度接近美国的70%,更与美国形成巨大贸易顺差,严重挤占美国市场。
随后,在美国施加的广场协议影响下,日本泡沫经济破裂,至今无法恢复旺盛状态。当下我国经济大体平稳,但与美国的差距仍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被拉大。
究其原因,除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,更重要的是美国故技重施,再次使用通货膨胀作为提高GDP数据的手段。
2021年美国CPI已突破9%,远超我国2%左右的稳定水平,这为美国提供了大量虚假增长。
随着美国今年放缓加息,通胀重新失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这意味着中美GDP差距会进一步被拉大,尽管这种增长并不真实。因此,我们不应过分拘泥于表面的GDP数据。
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美国的小动作,紧抓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期,继续扩大改革开放,发展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。
在一些关键领域,特别是军工和能源等美国企图持续打压我国的领域,我们要加快自主研发,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。
只有这样,才能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保持经济安全,争取话语权,为人民谋福祉。
